客服电话:000-0000-00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农业现代化对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尤其是具备创新思维、数字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新型农业人才。涉农综合性大学是新型农业人才培养的“蓄水池”,探索一条与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相符的人才培养路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对于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深刻把握新型农业人才培养的时代价值新型农业人才是加速农业新质生产力形成的重要智力来源,是引领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推动力量。当下农业的数字化转型、创新与使用,需要更多能够推动农业产业提档升级的新型农业人才。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提“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扎实推进乡村振兴,需着力培养造就一批“一懂两爱”的“三农”工作队伍。党和国家鼓励涉农综合性大学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需求,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加强涉农专业建设,为乡村振兴培养更多紧缺人才。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秋风吹动谷连天,稻浪金波万里绵。金秋九月,大江南北丰收在望。中原粮仓,果穗饱满;沃野黑土,满眼金黄;江南水田,稻谷飘香,华夏大地处处散发着生机和希望。食为政首,粮安天下。古往今来,粮食安全都是治国安邦的首要之务。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粮食生产,我国粮食总产量稳步增长,产能不断迈上新台阶。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高质量发展之路。中国人的“米袋子”越来越足,农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大国粮仓的根基越来越稳。从5亿人吃不饱到14亿人吃不完——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中国人依靠自己解决了吃饭问题秋风阵阵,山东省平原县盛财家庭农场的180亩玉米已经进入灌浆期。今年56岁的农场负责人姜清才感慨万分,“以前种地累,产量也不高,我年轻时玉米亩产才四五百斤,有时都不够吃。”姜清才预计今年玉米亩产能达到1700多斤,他说现在产量高了,收入多了,幸福指数也高了。近年来粮食连年丰收,我们似乎司空见惯,不再担心“饿肚子”。但其实,中国人
菠菜素有“营养模范生”之称,它富含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K、矿物质(钙质、铁质等)、辅酶Q10等多种营养素,能给人体提供多种营养物质,增强体质。不过,怎么吃菠菜才更营养,这也是有讲究的。菠菜的营养价值1.叶黄素和玉米黄质你每天盯电脑、玩手机,眼睛是不是经常又干又涩,还很疲劳?这有一部分原因就是电子屏幕发出的蓝光刺激了眼睛。菠菜中的叶黄素就像是眼睛的“内置墨镜”,能过滤掉蓝光,叶黄素和玉米黄质还能抗氧化,减少自由基对视神经的损伤。菠菜的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含量在常见蔬菜中可是数一数二的,每100克高达12.2毫克。《营养学杂志》的研究也证实,这两种物质与降低老年黄斑变性(AMD)的风险关系密切。说白了,就是能保护你的眼睛不那么容易老化。对了,菠菜中这12.2毫克的叶黄素和玉米黄质,主要以叶黄素为主,玉米黄质大概只占到0.3%~0.4%。《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建议我们每天补充10毫克的叶黄素,所以你看,吃上100克菠菜(做熟后也就一拳头大小),叶黄素基本就补足了。2.叶酸说到补叶酸,菠菜绝对是把好手。它的叶酸含量高达194微
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健康系研究员,北京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高精尖中心岗位科学家,食品科学博士,注册营养师。本书摘自范志红老师的新书《小食材 大健康1》已授权《中国临床营养网》转载01 吃全谷杂粮能增加营养供应同等重量、同样能量的情况下,全谷物可提供相当于白米3倍以上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钾、镁等。比如说,精白面粉和全麦粒相比,维生素B1的含量只有全麦的1/4。又比如说,大米和小米相比,钾和铁的含量只有小米的1/5。所以,吃粗粮(全谷物)能让人们在吃饱的前提下得到更多的营养素。胃肠不好的人千万不要因为它们“粗糙”的外表而拒绝食用。其实只要选择好种类,提前浸泡,和白米搭配食用,用电压力锅烹调,消化系统的负担并不大,甚至会感觉很舒服。比如小米、大黄米、高粱米、糙米、藜麦、绿豆、鹰嘴豆等食材,在煮成八宝粥等软烂粥类食用时,多数人并不感觉难消化。(图片来自:微信公众平台公共图片库)02 吃全谷杂粮能摄入更多的防病保健成分全谷杂粮中不仅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和多种维生素,还含有更多的抗氧化物质。表皮红色、紫色、黑色的杂粮是花青素的好来源,而黄色的全谷杂粮含有类胡
记者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了解到,截至2023年底,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累计销售额突破500亿元。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于2020年1月1日上线运行,通过打造“832优选”品牌、产业帮扶、销售服务体系建设等一系列帮扶措施,以政府采购为主,帮助脱贫地区农副产品找到销路。目前已有来自832个脱贫县近3万家供应商入驻,在售名优土特产超过40万款,其中“832优选”商品超1万款,上架商品实现质检报告全覆盖、商家商品定价依据全覆盖。截至2023年年底,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采购端已扩展到40多万家注册采购预算单位,70多家央企、金融机构,近1000家国有企业和非预算单位,以及超过115万的个人用户,带动320多万脱贫农户增收。畅通销路 “丑”苹果变致富果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作为重要的消费帮扶举措,帮助越来越多脱贫地区的“土特产”卖得更远,卖得更好。曾在深山里不为人知的大凉山盐源丑苹果,就因为这个平台变成了脱贫农民的致富果。早上5时30分,天还没亮,四川盐源这家合作社的当家人胡秀洪就开车接上工人们,赶到山上的果园里忙碌。摘果、选装
央视频 - 有品质的视频社交媒体 | 新浪财经_金融信息服务商 | 中国网--网上中国 | 科技日报--数字报 | 中国日报网 官方 | 新华网_让新闻离你更近 |
版权所有:林甸县农孩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由网友自由发布,本站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备案号:黑ICP备2025040999号-1
公安备案号:备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