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000-0000-0000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春华秋实,岁稔年丰。9月13日,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安徽主场活动新闻发布会在蚌埠市固镇县召开。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今年丰收节安徽主场活动落户皖北,将于9月22日农历秋分在固镇县举办。今年安徽夏粮总产351.86亿斤、增3.7亿斤,实现“二十一”连丰,届时将全省联动,展示“江淮粮仓”新丰收。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活动,让乡村“潮起来”,农耕文化“活起来”,乡村美食“火起来”,丰收盛会“热起来”。学用“千万工程”礼赞丰收中国中国农民丰收节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法定节日,今年是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新闻发布人、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总农艺师程燚表示,当前,正值全省上下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之际,我们还将迎来新中国75周年华诞,安徽作为中国农村改革主要发源地,办好农民丰收节意义重大。据程燚介绍,今年丰收节将以“学用‘千万工程’ 礼赞丰收中国”为主题,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活动,全面展示我省“三农”发展成就、新时代农民精神风貌、农耕文化传承与发展。同时,全省其他15个设区市也将同步组织庆丰收活动。全
由国家乡村振兴局主管、中国乡村振兴网络办主办的中国乡村振兴绿色发展委员会在京召开“全国乡村振兴绿色发展成果展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推进会”。会议聚焦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核心目标,通过“一乡一品”产业升级、生态修复技术落地、民生保障公益行动三大板块,系统展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成效,为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样本”。产业兴旺:特色经济激活乡村发展“新引擎”会议以“一乡一品”为抓手,集中呈现乡村产业绿色化、品牌化、数字化发展成果,推动乡村经济从“输血”向“造血”转型。“链式发展”赋能特色产业:四川丹棱县依托“丹棱桔橙”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构建“种植—加工—电商—文旅”全产业链,建成全国首个柑橘博览园,年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带动果农人均增收1.8万元。“数字赋能”打通产销壁垒:甘肃陇南市搭建“电商+合作社+农户”平台,通过直播带货、社区团购等模式,将花椒、橄榄油等特色农产品销往全国,2025年一季度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45%。生态宜居:绿色技术筑牢乡村生态“防护网”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国绿发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主任黄艳表示
眼下,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依托“三作三收”新模式种植的冬小麦迎来丰收。在该县种粮大户刘廷义的500亩试验田里,测产组进行了实打测产。据统计,测产组共对6.59亩“三作三收”模式下的冬小麦进行严格测产,共收获小麦8050斤。经专业检测,小麦水分达16%,杂质0.5%,经科学折合,实打亩产约1173斤。农业部门专家采取实打测产法,对“三作三收”试验田的冬小麦进行测产。聂义山 摄“三作三收”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一年内种植“冬小麦—春玉米—夏玉米”三季作物,并收获三次。这是对传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种植方式的革新,提升了土地产出效率。“我以3.6米为一个种植单元,其中2.4米种冬小麦,其余1.2米套种春玉米。”据刘廷义介绍,待小麦收割后播种夏玉米时,他则种上3行夏玉米,株距13厘米,行距60厘米。“通过精准的种植布局,让每一寸土地都得到充分利用。”在李鹊镇“三作三收”小麦玉米新种植模式的试验田里,联合收割机正在收割冬小麦。聂义山 摄然而,改变传统种植模式并非易事。从品种选择到管理模式,再到收获方式,都需进行调整。刘廷义在10多个种源中反复试验,耗时两年多
夏畦千顷翻金浪,穗压南风陇上盈。镰动云开光淬刃,担挑日午汗飞声。弥河翻涌着粼粼波光,将夏风揉碎在浪尖,掠过千里沃野时,陡然掀起层层叠叠的金色麦浪。新麦特有的清冽甜香自麦芒间迸发,混着阳光的温度在风里翻涌,顺着弥水沂山的脉络荡开,最终将整片骈邑大地都浸在这浓得化不开的麦香里——是晒透的麦秆混着焦糖的暖,是颗粒饱满的麦粒裂开时迸出的鲜,连呼吸间都带着丰收的甜润。麦田里收割机的轰鸣声不断,它们开足马力收割大自然馈赠的果实,收割、脱粒、麦渣还田一气呵成,轰鸣的机械声唱响“丰收赞歌”。据悉,潍坊市临朐县夏粮收获面积14.8万亩,预计完成小麦机收14.57万亩,丰收离不开好方法、好路径,近年来,临朐县以良种、良田、良法、良机、良制“五良融合”为引领,压实粮食生产责任,把“中国饭碗”里的临朐粮装得更满、端得更稳。我行其野,芃芃其麦。让我们走进麦田与群众、农技人员拉拉家常,一探究竟。良种:优种护航 新苗健壮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源头。良种,不仅是确保粮食高产、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也是满足人们对高品质农产品需求的重要一环。“现在我
2024年10月16日是第44个世界粮食日。在当天举办的2024年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主会场活动(以下简称活动)中,粮食产业链上的生产、收购、储存、加工、销售各个环节均交出了喜人的“成绩单”。“我国粮食库存充裕,远高于17%至18%的国际粮食安全警戒线,小麦、稻谷库存量能够满足全国人民一年以上口粮消费需求。”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国已基本建立起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粮食储备体系,粮食储备数量充足、质量良好、储存安全,‘大国粮仓’保障能力进一步夯实。”河北省衡水市阜城县建桥乡一谷子种植基地,多台收割机在谷田穿梭,收割、脱粒、秸秆粉碎一气呵成。连日来,当地逾万亩谷子陆续成熟,迎来丰收季。(图片由CNSPHOTO提供)粮食产业的价值更高近年来,国家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积极探索构建粮食全产业链经营模式,推动粮食产业链上的“产购储加销”各个环节升级。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粮食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16万亿元,同比增长3.6%。粮食产业年产值超过1000亿元的省份达13个,其中山东、江苏、安徽、河南、广东、四川等省年产值超
近日,2025广东阳西名特优农副产品(北京新发地)推介会在北京举行,这是阳西第三次走进北京新发地宣传推介阳西名特优农副产品,全方位展现阳西得天独厚的山海资源和丰富的“阳西味道”。阳西县委书记张秀洁在致辞时表示,阳西的富硒资源禀赋得天独厚,孕育出的富硒农产品深受市场欢迎。阳西三度与新发地市场携手,为广大客商和阳西农副产品牵线搭桥。阳西将全力做好“硒”文章,不断提升富硒农产品质量,扩大优质海产品养殖规模和供应,助力阳西农副产品走出阳西、走向全国。在阳西程村蚝、荔枝、东水山茶、海鸭蛋等特色农副产品的展位前,汇集众多客商,人气火爆。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董事长张玉玺在展区里与远道而来的阳西农业企业家们热烈交流,细细询问阳西名特优农副产品近年来在新发地市场的销售情况。“我们的毛豆每年都通过订单收购卖到新发地市场,供不应求,今年在这里卖出的价格每斤比前年高出1元多。”阳西县绿苑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林华兴向张玉玺介绍道。“第一次来的时候,很多采购商对阳西这个地方还比较陌生,现在就大不一样了。我们和新发地客商在线上线下密切互动,产销对接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央视频 - 有品质的视频社交媒体 | 新浪财经_金融信息服务商 | 中国网--网上中国 | 科技日报--数字报 | 中国日报网 官方 | 新华网_让新闻离你更近 |
版权所有:林甸县农孩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由网友自由发布,本站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备案号:黑ICP备2025040999号-1
公安备案号:备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