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000-0000-0000
秋风吹动谷连天,稻浪金波万里绵。金秋九月,大江南北丰收在望。中原粮仓,果穗饱满;沃野黑土,满眼金黄;江南水田,稻谷飘香,华夏大地处处散发着生机和希望。食为政首,粮安天下。古往今来,粮食安全都是治国安邦的首要之务。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粮食生产,我国粮食总产量稳步增长,产能不断迈上新台阶。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高质量发展之路。中国人的“米袋子”越来越足,农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大国粮仓的根基越来越稳。从5亿人吃不饱到14亿人吃不完——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中国人依靠自己解决了吃饭问题秋风阵阵,山东省平原县盛财家庭农场的180亩玉米已经进入灌浆期。今年56岁的农场负责人姜清才感慨万分,“以前种地累,产量也不高,我年轻时玉米亩产才四五百斤,有时都不够吃。”姜清才预计今年玉米亩产能达到1700多斤,他说现在产量高了,收入多了,幸福指数也高了。近年来粮食连年丰收,我们似乎司空见惯,不再担心“饿肚子”。但其实,中国人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春华秋实,岁稔年丰。9月13日,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安徽主场活动新闻发布会在蚌埠市固镇县召开。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今年丰收节安徽主场活动落户皖北,将于9月22日农历秋分在固镇县举办。今年安徽夏粮总产351.86亿斤、增3.7亿斤,实现“二十一”连丰,届时将全省联动,展示“江淮粮仓”新丰收。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活动,让乡村“潮起来”,农耕文化“活起来”,乡村美食“火起来”,丰收盛会“热起来”。学用“千万工程”礼赞丰收中国中国农民丰收节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法定节日,今年是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新闻发布人、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总农艺师程燚表示,当前,正值全省上下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之际,我们还将迎来新中国75周年华诞,安徽作为中国农村改革主要发源地,办好农民丰收节意义重大。据程燚介绍,今年丰收节将以“学用‘千万工程’ 礼赞丰收中国”为主题,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活动,全面展示我省“三农”发展成就、新时代农民精神风貌、农耕文化传承与发展。同时,全省其他15个设区市也将同步组织庆丰收活动。全
由国家乡村振兴局主管、中国乡村振兴网络办主办的中国乡村振兴绿色发展委员会在京召开“全国乡村振兴绿色发展成果展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推进会”。会议聚焦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核心目标,通过“一乡一品”产业升级、生态修复技术落地、民生保障公益行动三大板块,系统展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成效,为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样本”。产业兴旺:特色经济激活乡村发展“新引擎”会议以“一乡一品”为抓手,集中呈现乡村产业绿色化、品牌化、数字化发展成果,推动乡村经济从“输血”向“造血”转型。“链式发展”赋能特色产业:四川丹棱县依托“丹棱桔橙”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构建“种植—加工—电商—文旅”全产业链,建成全国首个柑橘博览园,年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带动果农人均增收1.8万元。“数字赋能”打通产销壁垒:甘肃陇南市搭建“电商+合作社+农户”平台,通过直播带货、社区团购等模式,将花椒、橄榄油等特色农产品销往全国,2025年一季度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45%。生态宜居:绿色技术筑牢乡村生态“防护网”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国绿发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主任黄艳表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农业现代化对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尤其是具备创新思维、数字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新型农业人才。涉农综合性大学是新型农业人才培养的“蓄水池”,探索一条与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相符的人才培养路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对于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深刻把握新型农业人才培养的时代价值新型农业人才是加速农业新质生产力形成的重要智力来源,是引领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推动力量。当下农业的数字化转型、创新与使用,需要更多能够推动农业产业提档升级的新型农业人才。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提“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扎实推进乡村振兴,需着力培养造就一批“一懂两爱”的“三农”工作队伍。党和国家鼓励涉农综合性大学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需求,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加强涉农专业建设,为乡村振兴培养更多紧缺人才。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6月18日上午,杭州国际食品餐饮业创新博览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正式开幕。来自新疆阿克苏、四川广元、安徽宿州等杭州对口地区的特色农产品与全国其他地区的上千款产品同台亮相,并推出了不少新品。提高附加值,青川“白叶一号”变身时尚茶饮在B1展馆的杭州新时代消费帮扶研究院展区,两款印着“青西记”LOGO的茶饮吸引了记者的目光。“‘青’是指广元市青川县,‘西’是指杭州市西湖区。这两款茶饮是西湖、青川‘青西记’品牌的首发产品,用的是浙江捐赠给青川的‘白叶一号’白茶。其中一款是白茶康普茶,另一款是白茶小麦啤酒。”浙江天顺农业副总裁韩梦莹介绍。2018年,540万株来自浙江的“白叶一号”白茶苗落地青川。截至目前,当地已累计建成标准化种植基地7075.5亩,今年预计产鲜叶2.8万公斤,精制干茶6250公斤。为了进一步提高白茶产品附加值,拓展销售途径,浙江天顺农业联合青川县茶产业发展事务中心研发了白茶康普茶、白茶小麦啤酒两款“白叶一号”创新茶饮品,并于近期正式上市。沙棘原浆、雪菊茶、奶贝……位于A1展馆的“十城百店 浙疆有礼”展区,同样有不少对口地区的创新农产品。“阿
小寒时节,山西省黎城县的柿饼加工进入旺季,柿农们用传统手工制作的方式晾晒加工柿饼,一派忙碌景象。记者在黎城县东阳关镇看到,这里的柿农正在将已经出霜的柿饼串好,晾晒在竹席上,使柿饼在晾晒过程中通风良好、确保品质。当地柿饼加工沿用手工制作的方式,柿农通过采摘、削皮、吊晒、卸架等十几道程序,再加上露天晾晒、自然发酵之后,当年新采摘的柿子就加工成了柿饼。据了解,目前柿饼加工已经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今年有上百户村民通过柿饼加工销售,每户增收近1万元。草莓成熟上市 助力农民增收 这段时间,浙江、山东等地的瓜果蔬菜正在陆续成熟上市,种植户们忙着采摘、打包,做好销售前的准备。浙江建德种植有7.8万亩的草莓。眼下,正是建德红、建德白露、越雪妃等品种草莓,成熟上市的好时节。在建德草莓产业的核心区块——杨村桥镇,种植基地里红彤彤的果实很是诱人,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采摘、品尝。建德镇种植草莓已有40多年的历史,如今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供销体系。通过开发草莓果脯、草莓干等草莓衍生农产品,提高了草莓产品附加值,同时发展草莓创意农业和采摘休闲游,促进产业融合。在山东滨州博兴店
眼下,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依托“三作三收”新模式种植的冬小麦迎来丰收。在该县种粮大户刘廷义的500亩试验田里,测产组进行了实打测产。据统计,测产组共对6.59亩“三作三收”模式下的冬小麦进行严格测产,共收获小麦8050斤。经专业检测,小麦水分达16%,杂质0.5%,经科学折合,实打亩产约1173斤。农业部门专家采取实打测产法,对“三作三收”试验田的冬小麦进行测产。聂义山 摄“三作三收”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一年内种植“冬小麦—春玉米—夏玉米”三季作物,并收获三次。这是对传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种植方式的革新,提升了土地产出效率。“我以3.6米为一个种植单元,其中2.4米种冬小麦,其余1.2米套种春玉米。”据刘廷义介绍,待小麦收割后播种夏玉米时,他则种上3行夏玉米,株距13厘米,行距60厘米。“通过精准的种植布局,让每一寸土地都得到充分利用。”在李鹊镇“三作三收”小麦玉米新种植模式的试验田里,联合收割机正在收割冬小麦。聂义山 摄然而,改变传统种植模式并非易事。从品种选择到管理模式,再到收获方式,都需进行调整。刘廷义在10多个种源中反复试验,耗时两年多
夏畦千顷翻金浪,穗压南风陇上盈。镰动云开光淬刃,担挑日午汗飞声。弥河翻涌着粼粼波光,将夏风揉碎在浪尖,掠过千里沃野时,陡然掀起层层叠叠的金色麦浪。新麦特有的清冽甜香自麦芒间迸发,混着阳光的温度在风里翻涌,顺着弥水沂山的脉络荡开,最终将整片骈邑大地都浸在这浓得化不开的麦香里——是晒透的麦秆混着焦糖的暖,是颗粒饱满的麦粒裂开时迸出的鲜,连呼吸间都带着丰收的甜润。麦田里收割机的轰鸣声不断,它们开足马力收割大自然馈赠的果实,收割、脱粒、麦渣还田一气呵成,轰鸣的机械声唱响“丰收赞歌”。据悉,潍坊市临朐县夏粮收获面积14.8万亩,预计完成小麦机收14.57万亩,丰收离不开好方法、好路径,近年来,临朐县以良种、良田、良法、良机、良制“五良融合”为引领,压实粮食生产责任,把“中国饭碗”里的临朐粮装得更满、端得更稳。我行其野,芃芃其麦。让我们走进麦田与群众、农技人员拉拉家常,一探究竟。良种:优种护航 新苗健壮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源头。良种,不仅是确保粮食高产、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也是满足人们对高品质农产品需求的重要一环。“现在我
央视频 - 有品质的视频社交媒体 | 新浪财经_金融信息服务商 | 中国网--网上中国 | 科技日报--数字报 | 中国日报网 官方 | 新华网_让新闻离你更近 |
版权所有:林甸县农孩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由网友自由发布,本站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备案号:黑ICP备2025040999号-1
公安备案号:备案中